9.23.2005

喜劇



電影、電視劇、話劇、歌劇、音樂劇,能夠做到使觀眾完全投入故事的世界,牽動觀眾的情緒,並不簡單。以喜劇作例子,導演/指揮如何拿捏準確的節奏,把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不流於鬆散,演員/歌手如何誇張表情及動作而不浮誇,實在要花很多心思。

不久前看完無線劇《我的野蠻奶奶》,前半部份實在出色,我很欣賞汪明荃和胡杏兒的喜劇天份和演技,恰當地誇張的說話聲調和面部表情令人捧腹。故事的概念特別,前半部份的不同伏線帶來驚喜,節奏明快,可惜後半部的懸疑和緊張情節既犯駁纍纍,亦嫌畫蛇添足,令該劇整體大打折扣。喜劇主要用意是要娛樂觀眾,情節不宜複雜.亦不能缺少流行元素。前晚三藩市歌劇院演出羅西尼喜劇《在阿爾及爾的意大利女孩》,此製作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羅西尼是喜劇天才,作品比莫札特少了一份含蓄,多了流行元素,卻無損其作品的藝術性。此劇故事簡單,導演和指揮要將時間掌握得剛剛好,有些詠嘆調及大合唱重覆又重覆(因為實在好聽),例如第一幕結尾的大合唱和第二幕 Isabella 鼓勵其他意大利人爭取自由的一段詠嘆調,導演放了心思去使每次重覆都有不同視覺效果,沒有令觀眾覺得冗長,值得一讚。

性別角色調換是很好的喜劇題材,《我的野蠻奶奶》和《在阿爾及爾的意大利女孩》都是由女人控制大局,兩劇中的女主角醒目靈活,男性角色均是又愚笨又無主見,一切事情女角作主。《我》劇最後由格格(汪明荃)率領眾人挑戰皇上,《在》劇 Isabella 一個女孩帶領著所有意大利男人準備逃走,由她使計引開土耳其皇帝注意,濃厚的女性主義味道,想不到連二百年前的意大利觀眾亦非常接受。

9.05.2005

老餅唱片

最近喜歡聽巴哈的「老餅唱片」。Casals 的大提琴組曲和 Fischer 十二平均律都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錄音,七十多年了,而且均是該曲集史上第一個錄音。巴哈的樂譜甚麼指示也沒有,演繹可以非常不同,現代的音樂家聲稱根據巴哈時代的傳統去演奏,但我認為過於偏執傳統是沒有必要的。

以高登堡變奏曲為例,學者爭論巴哈是否知道鋼琴這個新發明,以及高登堡變奏曲應否在鋼琴上演奏。我認為樂器只是表達音樂的工具,而巴哈的音樂是超越樂器的目標。既然鋼琴可以彈奏整首高登堡變奏曲,表現出巴哈豐富的樂思,這個工具是可以有效地表達出目標,為什麼不可?

以此為前提,演繹方法和風格的爭論便變得沒有意義。鋼琴比羽管鍵琴有更豐富的音色變化,用鋼琴去模仿羽管鍵琴的聲音簡直無聊,那樣我為什麼不直接在羽管鍵琴上演奏?

巴哈的音樂超越時空,超越樂器的限制,複調有著無窮無盡的發揮空間,我不管學者的爭論有多權威,我要的是令我感動到大叫「巴哈真是偉大啊」的演繹。聽 Fischer 的十二平均律,音色豐富,巴哈的音樂多美!當然我也喜歡聽羽管鍵琴的錄音。仍是那句,樂器是手段,音樂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