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2007

柏拉雅



週一晚上到三藩市觀賞柏拉雅 (Murray Perahia) 的鋼琴獨奏會,這次已是我第三次看他的獨奏會。記得第一次看他還是中三(中四?),對音樂一無所知,還扮懂的向老師說沒有聽到錯音,怎料老師說他有很多失誤啊。上圖乃柏拉雅第二次到香港獨奏會時索取的簽名,當時(中六還是中七?)對音樂稍有認識了,但感受不深,懂得聽有沒有錯音,卻對音樂的內涵一無所知。現在回想好像他當年彈過舒伯特D.958,我一點都記不起,真是走寶了,還可惜他對牛彈琴!

事隔多年,柏拉雅仍然有彈錯音,但有那個鋼琴家現場會沒有錯失呢?那只會在唱片上出現。但我聽到更多更多的東西。音樂演出最重要的是觀眾與表演者的交流,如果觀眾可以天馬行空地聯想,可說是掌握到「交流」的重點。我坐在第二排正中,通過近距離觀察他的表情、呼吸和喉嚨發出的聲音,加上最清晰的音色,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柏拉雅的思想和精神狀況,也可以讓我亂想一通。

開首的是巴哈的 C 小調第二鋼琴組曲,我從未聽過鋼琴上的巴哈可以那樣豐富和扣人心弦。尤其是最後兩樂章,聽得觀眾熱血沸騰。柏拉雅單憑一座鋼琴,我聽到像《馬太受難曲》開首有著樂團、合唱團和管風琴交織在一起的聲音!我先前家中聽過 Angela Hewitt 的錄音,但現場聽的完全是另一首樂曲。才是獨奏會的第一首樂曲,完結時全場已經歡呼四起。10 分滿分的話,我會給 10+ 。

後來的貝多芬《田園》奏鳴曲、舒曼《幻想曲》(Op.12)和蕭邦第四敘事曲,震撼程度則遠遠不及巴哈。柏拉雅的風格素來以樸實見稱,忠於原譜,因此雖然沒有華麗的表現,但我很欣賞那種美的平衡。柏拉雅的體力似乎並未能支撐整場音樂會,曲目亦沉重,他在舒曼的後半已漸露疲態,加奏的舒伯特即興曲(D.899 No.2)和蕭邦夜曲(Op.15 No.1),更是疲態畢呈,但可感受到他很強的精神支持,像是舒伯特即興曲的結尾,把觀眾的心都掃走了!

可惜我擁有的舒伯特奏鳴曲得不到柏拉雅簽名,只好繼續放在 CD 機裡欣賞。



P.S. - Pianist content to let music speak for itself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