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008

輸了音樂 贏盡掌聲又如何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日 星期二 晚上八時正
Davies Symphony Hall, San Francisco

舒伯特 A大調鋼琴奏鳴曲,D.959
巴托克 鋼琴奏鳴曲
德布西 七首前奏曲
蕭邦  降A大調波蘭舞曲,Op.53

加奏  《彩雲追月》

郎朗/鋼琴

三藩市交響樂團度身訂造一星期五場三種曲目,讓大明星郎朗盡展求其彈琴之所長,一場獨奏會、三場鋼協(蕭邦第一號)、一場與樂團音樂家共演的室樂會(舒伯特第一號和柴可夫斯基三重奏),場場爆滿。老師說,獨奏會比最難的協奏曲還要難應付,因為一個人在台上無遮無掩,赤裸裸地在觀眾面前演奏,甚麼斤兩全部都要「露底」。我為摸底而選獨奏會,大明星果然就露了底。

上圖的型男姿勢,原以為只出現於相片,但當看見郎朗彈奏蕭邦時每兩句就來一個這樣的姿勢,確實型得過了頭。合上眼專心聽音樂嗎,他的蕭邦、巴托克和《彩雲追月》都快得不可思議,鋤琴也鋤得勁道十足,不懂的可能以為諸位大作曲家都是瘋人院跑出來的,專門製造大量噪音。那當然不是事實,因為演奏的郎朗才是瘋人。這樣喋喋不休地快速說話,別人聽得一點不明白你在說甚麼,當然把你當是瘋子。不過好像因為視覺效果的關係,觀眾都把他當成神人,神人與瘋子一時間還很容易認錯的。

幸而郎朗沒有把纖細的舒伯特奏鳴曲彈快三倍,只是粗枝大葉搔不著癢處。這首舒伯特奏鳴曲沒有炫技之處,選此曲是要告訴別人他很成熟嗎?越要證明自己成熟只會越顯得不成熟。郎朗的舒伯特像小孩子模仿大人講說話,聲韻俱在,只是還會讓人覺得是在模仿,不是真有自己的說話和想法要講。他真正懂得舒伯特孤獨的感覺嗎?

德布西的前奏曲都是一幅幅的畫,應頗適合郎朗的風格,最後一首顯現了全晚難得一現的仔細佈局,有種突然連起上線的感覺。可惜其他六首又像是塗鴉,這裡一筆,那裡一畫,好像很有大師風範,實則不知所云。

這場獨奏會最令我不爽的,是郎朗明明可以纖細、用心,聽最後一首德布西前奏曲便知,為什麼要讓天皇巨星的氣焰,犧牲了多首偉大樂章的感動?說了這麼多,大師大可跟我說:「贏盡掌聲,輸了音樂又如何?」那我只好回一句,輸了音樂,贏盡掌聲又如何?

12.21.2008

比較

時近聖誕假期,今週部門例會竟然是紅酒品嚐入門班,由品酒專家同事I介紹各產地的紅酒。還以為這班鬼佬同事嗜酒如命,加州產酒勝地又在附近,想必個個是高手,但見他們都勤作筆記,嚐酒的時候對筆記羅列的品酒標準一頭霧水,原來很多都是只懂喝個爛醉卻不懂欣賞。經過講員細心解釋,大家對品嚐紅酒多了一點領悟,至少不會再一上來就嘩啦嘩啦一杯杯直接倒進喉嚨。同事I準備了多支美酒,說:「希望你們嚐過以後,懂得兩元一支那些是不可能再進口的。」

對呀,比較過後就不會回頭了。

小時候也曾是玉女掌門的歌迷。雖然是「樣迷」多於「歌迷」,她的歌曲我確實聽了不少。掌門的歌喉一向為人詬病,但無知的我覺得這些人的批評很不公平--CD裡明明每個音都準,沒有走音,沒有甚麼問題嘛!當母親埋怨「又浪費金錢買周慧敏」時,我會奮起還擊:「我覺得她唱得很好!」

好一個「我覺得」!我覺得地球是平的,地球就是平的……

大了一點,聽了王菲和陳潔儀,發現她們的聲音真的好聽,更帶有感情。見識廣了,才覺得小時候拼命維護掌門是多麼的無知。不是故意蒙蔽或是欺騙自己,只是純粹未見過更好,想著「我喜歡周慧敏」便不容許別人批評偶像。當然,好東西各擅勝場,你硬要比較陳奕迅和李克勤誰唱得較好很是無謂,只是說周慧敏和張柏芝唱得好就真是太對不起良心了吧。

比較過後就不會回頭了。

有聽了郎朗獨奏會的聽眾認為他的巴托克奏鳴曲彈得好好的,不贊成舊金山紀事報的評論。那就是說,「我沒有嚐過紅酒,但我覺得這支兩塊錢的紅酒也不錯。」還要面紅耳赤地為偶像辯護。噢,我還未寫好那場音樂會的評論,稍後補上。

巴托克:鋼琴作品、雙鋼琴與敲擊奏鳴曲
柏拉雅 (Murray Perahia)/鋼琴

柏拉雅與巴托克?對呀,這是有音樂內涵的巴托克,不是郎朗那個瘋人院跑出來的巴托克。

12.15.2008

泛音

蕭士塔高維契 第二號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三重奏,作品六十七

小提琴 G
大提琴 T
鋼琴  笑聽

攝於二零零五年四月十三日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四樂章



11.28.2008

這首諧謔曲是個大玩笑



艾菲斯 (Charles Ives) 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三重奏
第二樂章 "TSIAJ" (= This Scherzo is a Joke)

小提琴 G
大提琴 T
鋼琴  笑聽

攝於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相關文章:
美國製造的艾菲斯

11.27.2008

槍林彈雨

貝多芬 F 小調第一鋼琴奏鳴曲,作品二之一
第四樂章:最急板

(可參考巴倫邦 (Daniel Barenboim) @ Youtube

天花亂墜胡思亂想:

昏暗的天色,泥漿與雨水交融的戰場,機關槍與炸彈的聲音此起彼落。

忽然天開了小洞,雨仍是繼續下,小洞裡卻透出了陽光(0分51秒)



但這時刻是短暫的,小洞轉眼便合上了,機關槍聲仍在:

11.19.2008

knack



去年一樣到了洛杉磯吃飯,彈些小曲娛賓,只可惜今年白白錯過了看《卡門》的機會。晚餐仍舊照樣,又認識了一些很有趣的人。

回程乘飛機時望著窗口,首次細心觀察機翼的變化,從起飛前的準備,起飛一刻的下壓讓飛機隨氣流上升,到降落前一剎再壓一下讓飛機平穩著地。我對這些精妙的設計總有著一種莫名的感動,想必是抗拒「工程師」身份的背後,仍有一點點工程師的 knack。究竟當初是甚麼原因,心裡會燃燒起工程師之火呢?現在為什麼淪落至此?和那些有趣的新朋友討論到「熱情」(Passion),說起我的志願是開辦音樂學校薪火相傳,他們不但沒有面露鄙夷之色,反而支持說:「好啊,有甚麼問題?」難得香港還有可愛的少年人。

八年前練了一點點的《華德斯坦》奏鳴曲,當時只覺得有甚麼好聽,在一眾有「名」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華德斯坦》既沒有令人難忘的旋律(試比較《月光》、《悲愴》),又沒有一聽就曉的意境(《熱情》),只有很多乾涸的音符。若不是指定考試曲目,三十二首中怎會挑這首來練?當然後來就放下了,最近因為聽了很多貝多芬,才拿出來再研究。八年的光景,造就了最合適的心境和頭腦--受了工程知識嚴格訓練的我,終於愛上了《華德斯坦》!構思的巧妙、變化的多端、建築的宏大,全然使我驚詫。開首的動機使我想起小時候深深著迷的火車,而一路發展下去的樂思就像論証嚴謹的演說一般,使人不得不屈服。


這一句看來非常簡單,和聲也不像有特別之處,但那個漸大後的 piano,不知怎的讓我很感動。

是時候練琴了!

貝多芬:奏鳴曲 Op.53《華德斯坦》、Op.54、Op.57《熱情》、Op.78、Op.79
Ronald Brautigam/古鋼琴 (fortepiano) 

怎能不試試古鋼琴的聲音呢?Brautigam 的演奏更是火花四濺,香港的朋友不要錯過他和HKPO明年的演出(用現代鋼琴)啊!

11.09.2008

獨樹一格

今早,一群女孩子在談論名牌手袋,說起:「香港人看見朋友拿著和你同一式樣的手袋,不會尷尬嗎?」

我答:「拿著和朋友一樣的,證明自己對潮流觸覺屬於合格水平,就很滿足了。他們只怕不合格跟不上潮流,不會想想如何帶領潮流的。」

因為「怪」是香港年青一代最怕的形容詞,那怕你只是「獨樹一格」,被人投以奇怪目光是最恐怖的刑罰,還是少錯為妙但求安心。

接著談到如何創建衣著品味,提起圈子裡連女生也為之傾倒的型女結他手,個人風格強烈,甚得女孩們羨慕。

「那我跟著她的打扮,不就成了嗎?」

「你一跟,就不是個人風格了!」

難道拿著時裝雜誌,選了設計師甲的上衣,設計師乙的長裙,設計師丙的頭飾,放在一起就是帶領潮流?衣著的配搭,先要搜集大量的參考,然後用腦袋思考: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在哪?怎樣突顯自己的長處?

牽涉到「美」的準則,我就想到自己的琴藝。為了好好地練習舒伯特的即興曲,家中堆放了好些名家錄音。布蘭德爾 (Brendel) 的劇力、魯普 (Lupu) 的朦朧、肯普夫 (Kempff) 的古典、柏拉雅 (Perahia) 的優雅、席夫 (Schiff) 的細膩,各擅勝場。這裡學一點,那裡學一點,反成了不倫不類,連彈一個簡單的和弦也要想魯普是否這樣彈,但席夫又好像相反了--結果就是一事無成。

想通了這點,放鬆心情,做回自己,今晚彈出來的舒伯特,雖然沒有以上各家的優點,卻找回了自信--來自涉獵各家後的眼界、思考、迷惑、沉澱、再創造的點點自信。

舒伯特:後期鋼琴作品集 -
奏鳴曲(D.784以後)、樂興之時、即興曲、流浪者幻想曲

布蘭德爾 (Alfred Brendel)/鋼琴

你要懂彈琴,還要練過這些曲目,才會明白布蘭德爾的偉大。

11.01.2008

感恩月

美國人年底節日特別多,十月尾有萬聖節,十一月尾有感恩節,十二月就是聖誕節。這樣很好,大半年的辛勞過去,現在是享受成果的時候。

最近不斷在思想何謂政教分離,看到有關節日的部份,嚴格來說的話,感恩節和聖誕節都不應列為假期,不過既然成了美國的傳統,牽涉的考慮就不只是宗教的問題。常聽人說自己有感恩之心卻連感恩的對象是誰也搞不清,難怪不知道感恩節真是一個有宗教背景的節日。

另外還有一項--每年有一晚是可以睡多一小時,第二天不必擔心趕上教堂的,就是今晚了。可說是全年最寫意的晚上。

柴可夫斯基:《季節》
阿殊堅納西 (Vladimir Ashkenazy)/鋼琴

老柴的鋼琴組曲名稱是《季節》,卻是描寫十二個月份。可能文化和氣候有異,我不明白為何老柴對每月的感覺總好像怪怪的。雖已踏入十一月,我覺得和《十月》的氣氛貼近一點。

10.21.2008

蒂凡尼早餐



二零零八年十月十九日 星期日 晚上七時正
Davies Symphony Hall, San Francisco

貝多芬 鋼琴奏鳴曲系列 第六場

F 大調鋼琴奏鳴曲,Op.54
F 小調鋼琴奏鳴曲,Op.57《熱情》
升 F 大調鋼琴奏鳴曲,Op.78
G 大調鋼琴奏鳴曲,Op.79
降 E 大調鋼琴奏鳴曲,Op.81a《離別》


加奏
舒曼 C 大調幻想曲,Op.17 ——第三樂章

席夫/鋼琴


席夫的貝多芬奏鳴曲系列一共八場,對應出了八套唱片,以作曲時序為編排(故此作品四十九的兩首是放在作品十四之前)。這種安排讓聽眾陪著貝多芬走過一生的歷程,從前期的奔放、中期的成熟到後期的自省,可以看到一幅完整的圖像。難題是演奏者要犧牲音樂會效果的考慮,不單會把名曲堆在一起(試比較第三第四場的吸引力),對體力的要求也有差異。第六場裡,不可能留力的《熱情》奏鳴曲就放在上半場,而這五首奏鳴曲的曲式、氣氛、規模實在相差太大,該是八場中對鋼琴家體魄最大的挑戰。

開場的 Op.54 保持席夫一貫的細緻,熱身過後便是《熱情》。這真是難得一遇的經驗,因為以輕巧發音見長的席夫也要捨棄自己的招牌,和《熱情》搏鬥!輸家當然是那座可憐的鋼琴,因為第一樂章結尾的一高一低 F 音已經不協調了。席夫向來是不會給你任何擔心機會的完美派,但到了第三樂章,也教我不斷的抹汗,那種張力像快要承受不住!

這種彈法,體力明顯下降不少,下半場席夫的表現的確較遜色,玩樂的段落如 Op.78 第二樂章和 Op.79 第三樂章缺少了那完美的招牌,真是辛苦了。對體力要求較少的慢板卻是演繹非常出色,Op.79 的第二樂章太美了。

整晚最感動我的,是加奏的舒曼《幻想曲》第三樂章(應是原版,和平常聽到的有點不同)。光是聽著席夫那十分鐘夢幻的琴音,已好像看完了一齣愛情片,結束的一刻我只想起柯德莉夏萍《蒂凡尼早餐》雨中擁吻的一幕……

10.13.2008

烹小鮮

雖說「治大國如烹小鮮」,烹小鮮可不是容易的事,你以為母親在家中的拿手小菜是隨手可得嗎?要學會選擇每樣煮食材料、如何切法、用醃料、下鍋先後次序、調校火候,每項都是需要長時間揣摩的學問。我這裡一切都要自己來,一年間慢慢學會了不同的家庭菜式,蕃茄炒蛋、雞肉或豬肉碎炒瓜炒菜、蒸肉餅等,昨天還第一次弄了頗花時間的冬菇,味道竟還可接受。下廚的樂趣就在於此,小菜已能令家人朋友大快朵頤,不用學弄佛跳牆甚麼的,那些讓大酒樓的大師傅做吧。

既然不是以演奏鋼琴來餬口,我還是彈些自己喜歡的小曲,例如舒伯特很即興的即興曲。那些 Hammerklavier 甚麼的奏鳴曲,是鋼琴曲的珠穆朗瑪峰,留給大師們來攀登。



再談一點席夫的貝多芬。

先精挑細選原材料,用厲害的刀法,嚴謹認真地把貝多芬的線條拆骨,切成薄薄的片片,放到食客的面前。還未去嚐嚐甚麼味道,光是看著大師這個用心的過程已是物超所值!

對呀,席夫的貝多芬,是絕頂級的壽司師傅所準備的刺身。

試想像一下,吃慣蒸魚的廣東人,又或是吃慣炸魚的美國人,首次吃魚生,反應會是怎樣?

「怎麼沒有味道的?」
「怎麼吃不飽的?」

麻木了的味蕾,當然吃不出魚本身的鮮味。



這種貝多芬,似乎並不萬試萬靈,例如作品三十一第一首的那種節奏感失落了。在其他節奏感沒有那麼重的段落,那種空間感與席夫的演繹是絕佳的配合。《暴風雨》第一樂章那四下教人不寒而慄的雷聲,和《華德斯坦》第三樂章的開懷喜悅,是全晚最難忘的兩個時刻。

下星期日,第廿二至廿六號奏鳴曲!

鋼琴家 席夫 (András Schiff)
用心的壽司師傅

10.12.2008

寫在席夫之後

上山,一路難走。
山頂,風光無限。
下山,回味不已。

山腳...
難道只懂說山頂曾經如何美麗?
難道不再上山,只懂回味?
上了一座,下一個目標,不是更高的嗎?
再上山的時候,只懂埋怨,忘記了上次也難走,今次不是應該更難走嗎?

幸好貝多芬繼續走。他的頭三首鋼琴奏鳴曲(作品二),根本已是大師級。他為什麼繼續突破自己,寫了另外的廿九首,讓後世的作曲家和鋼琴家望譜興嘆?



二零零八年十月十二日 星期日 晚上七時正
Davies Symphony Hall, San Francisco

貝多芬 鋼琴奏鳴曲系列 第五場

G 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三十一之一
D 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三十一之二,《暴風雨》
降 E 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三十一之三
C 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三,《華德斯坦》


加奏
巴赫 意大利協奏曲

席夫 (Andras Schiff)/鋼琴


《華德斯坦》之後,竟然加奏...

「意大利協奏曲,巴赫。」如雷的掌聲後,席夫再次坐在鋼琴前,如是說。

然後舉起三隻手指:「全部三個樂章。」

聽完席夫快樂地彈奏的《華德斯坦》和意大利協奏曲,可以有兩個反應:一是以後都不彈這些曲目了,橫豎無可能奏得這麼好。也可以是,大師來告訴你,登高山有高山的樂趣,小丘也有小丘的樂趣,你為什麼不都試試呢?

10.10.2008

逆境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有朋友聽你埋怨申訴已是福份。工作不如意、被朋友出賣、愛侶移情別戀等等,除了要哭要喝酒,也要來聽聽知己好友的忠言...

莫扎特:「世人都是愚昧,人性本如此,我早已看通透。來吧,我帶你以赤子之心來面對。」

貝多芬:「命運的重擊,是展露人性光輝的機會。來吧,我帶你以百折不撓的精神來面對。」

舒伯特:「這個世界不值得留戀。來吧,我帶你到天堂去。」

有沒有誰會教我學會「忍耐」?布拉姆斯?

舒伯特:鋼琴奏鳴曲 D.664,958 - 960,即興曲 D.899
阿勞 (Claudio Arrau)/鋼琴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10.02.2008

身份

父母要阻止子女攻讀音樂,通常都會說:「音樂家賺不到錢的,除非你彈得像李雲迪、郎朗般成為世界級演奏家,否則我不會讓你讀。」不過,我從沒有聽過父母說:「你要成為世界級醫生/律師/會計師/工程師!」甚至是,就算你可以成為世界級鋼琴家,父母也寧願你做一個普通的醫生。

老實說,香港學琴大過天,賺教琴錢可以賺到笑,與其說是擔心你的生計,「身份」才是更重要的原因吧。一個普通的醫生,身份就是比世界級鋼琴家更加尊貴,而且那不僅是你的面子,也是父母臉上的光榮。

「你個仔做邊行呀?」
「醫生囉~好辛苦架!」
「嘩,咁叻仔呀!」

故此,我們便努力地尋求更尊貴的職業,以換取更尊貴的身份。

自從大學畢業,我的身份便成了「工程師」,朋友間網誌也用「工程師」來稱呼。其實我不太認同這個稱呼,因為我不喜歡這份工作,自然不想它成為我的身份。那麼,我的身份是甚麼?於是我陷入了「身份危機」,四處打聽不同職業要轉行,奈何到現在仍沒有一份職業會是我認同的身份。

迷惘之時,兄弟送上提點:「不要讓職業成為你的身份。」頓然開竅,織業只是作餬口,不必認真地與自己認同的身份劃上等號。

我的身份,仍然是「以為自己是音樂家的舊金山伯伯」。

10.01.2008

土壤

如果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個性,那麼我們吃甚麼、讀甚麼、聽甚麼,也會隨著城市的個性而受影響。

卡臣的小說,在舊金山閱讀,但覺家鄉生活還真多姿多采;回到香港和朋友聚舊互訴心事,再讀一遍小說,頓然有「噢原來是這樣」之感!都市生活,只有回到當中才有共鳴。

一踏進家裡便與好久沒見的鋼琴相聚,拿出在舊金山練了好一陣子的舒伯特來彈。咦,怎麼感覺怪怪的?此後幾天也在彈,但舒伯特那種幽幽的漂泊感真的不見了,聽起來只覺舒服,不覺孤獨。這也難怪,十多個鐘頭前在舊金山機場才感概地說:「終於是 V 和弦,下一步就是 I 了。」飛機著地一刻,我就知道這是 Home Key,在溫暖的家偏偏要彈調性不知道流浪到哪裡去的舒伯特?

勿以為加州出名陽光,舊金山這個小城,特別是我住的那一區,偏偏長年大霧籠罩,夏天卻冷得像冬天;反而只是一橋之隔的西蘭花小鎮,真是四季分明。舊金山的氣候其實很像舒伯特,既不是萬里無雲(莫扎特?),又不是狂風雷暴(貝多芬?),就是每天都陰陰晴晴,無時無刻都在變,卻不會極端,就是把你弄得很不舒服。這種朋友,只可淺嚐,不可深交--換言之,只可旅遊,不宜久留。

看來要趁回港定居前練多點舒伯特,恐怕在香港一住便再也彈不出!

舒伯特:即興曲、樂興之時
席夫 (Andras Schiff)/鋼琴

《即興曲》大家常聽 D.899 和 D.935,別忘了 D.946 三首玲瓏的遺珠。第二首降 E 大調可能最適合香港人,哄小孩子的搖籃曲中竟然出現了陳小春風格的慘情歌(音樂學者 E 語),與香港年青人的傾頹風一定有共鳴。

9.18.2008

治癒

要解釋「治癒系」確實代表甚麼,連 Google 也辦不到,最接近的要算這篇,不過仍是眾說紛紜。依我看,單純把「治癒」看成「療傷」,包含的東西似乎太多,因為平常說的「療傷歌曲」多是指愛情受重創後,朋友給予的正面安慰說話,例如「這男人太差,忘記他吧!」與「重新振作,我們支持你」這些人人都會說的話都有「療傷」的效果,但與「治癒」完全扯不上邊。

要更清晰地了解「治癒系」,先來看看「治癒系」的代表--綾波的微笑。治癒的對象是懦弱的碇真嗣,和一眾心靈孤單的「獨男」觀眾;而療法只是一少女的微笑。因此,愚見認為,「治癒系」的對象不是突然間受重傷的類型,而是長期缺乏與外界溝通內心情感的自閉型;用作治癒的物件也是非常平凡的,一整個過程就是淡淡的無色無味,卻有長留心底的心靈撫慰作用。

舒伯特的鋼琴音樂,也是淡淡的看似平凡,淺嚐細嚼下來,和看見少女展露真摯笑容時一樣,那一刻受了電擊,心靈得到洗滌和釋放。往後總會有段日子,像上癮般,傻傻地看著少女,期待她臉上再現那治癒的笑容。

舒伯特:即興曲
魯普 (Radu Lupu)/鋼琴

越用舒伯特來治心病,毒卻鑽得越深。D.899 第一號即興曲,曾經毒害了我一整個月。


相關文章:
世外高人

9.12.2008

鱒魚

舒伯特一生沒有甚麼名氣,卻有一群擁戴他的音樂家好友,經常聚在一起玩音樂。有一位贊助人,也是業餘大提琴手,要求舒伯特寫一首鋼琴五重奏,但組合是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還要把舒伯特一首著名的歌曲《鱒魚》包含其中。結果舒伯特寫了一首五樂章的作品,當中的第四樂章便是這首歌曲的變奏。

舒伯特寫這首樂曲時才廿二歲,樂曲絲毫沒有後期作品裏的抑鬱感。儘管結構略嫌鬆散,它的和聲卻非常有趣。聲調的獨特變化,從一段光明的段落毫不著跡地引導至另一青春的世界。全曲充滿難忘的片段,和無止境的優美旋律。

演奏這首樂曲時,若是任何人有半點拘謹、怨念、負能量,氣氛立即便會很差。還真高難度!九月廿一日星期日下午三時,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你會來聽《鱒魚》五重奏嗎?

舒伯特:鋼琴五重奏《鱒魚》
Emanuel Ax/鋼琴
Pamela Frank/小提琴
Rebecca Young/中提琴
馬友友/大提琴
Edgar Meyer/低音大提琴

此錄音勝在玩得夠放夠開心,最適合樂曲的原意:玩音樂!

神樣



一天裡和兩位久沒見面的「神樣」吃飯。午飯的那位,彷彿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女人。晚飯那位,成了《色慾都市》的女主角。

《色慾都市》談的,不只是色慾,不只是都市,而是孤獨感。

三藩市縱有色慾沒有都市,沒有條件做「色慾都市」。

香港可以,因為香港有都市,要是有孤獨感,色慾自然隨之而來。

可憐的都市人,一切皆源自孤獨感。都是「神樣」,為什麼一位升上神檯,另一位卻打下凡塵,劇情比電影還曲折離奇?

巴赫:管風琴作品
史懷哲 (Albert Schweitzer)/管風琴

香港這地方,可以培養哲思嗎?

8.21.2008

傷健



南非游泳選手 Natalie du Toit 在奧運首屆馬拉松游泳項目中完成了兩小時的比賽,與其他選手不同的是,她只有一條腿。她不但參加了我們許多健全人士無法達到的奧運會,還要在廿五名選手中排十六,絕非只是陪跑!Du Toit 在發生車禍前已是游泳健將,截肢後堅持她最熱愛的游泳。剛好這項奧運新加的馬拉松項目不用在泳池內轉身,她身體上的障礙不會有太大影響,造就了這個激勵人心的故事。

鋼琴家失去了右手,還有沒有堅持彈鋼琴的鬥志?格拉夫曼 (Gary Graffman) 和佛萊雪 (Leon Fleisher) 一樣,演奏事業如日中天之際,發現右手不能再彈琴了。你能夠想像那種可怕嗎?鋼琴上的高音鍵在右手的地方,最重要的旋律和最美妙的琴音都在那裡,現在只剩下不論力量、速度和音色都較弱的左手!但他們做到了,單以左手闖出一片天,發揮獨特的鋼琴曲目。

看過格拉夫曼的獨奏會,整整兩小時都以左手彈琴,我才明白當中的困難。由於要兼顧低音的和弦,要以最笨重的姆指來彈旋律,又因要快速左右移動,旋律只能夠在中音部份徘徊,缺少了鋼琴高音部甜美的聲響,所以聽起來總有點乾澀和不自然。但當左手一直殺上最高音之時,那種衝出雲霧、金光閃閃的感覺,雖是短暫,卻顯得格外珍貴。那一刻,彷彿全院的聽眾都在屏息,然後呼一口長氣,留戀著剛才的感動。

左手獨奏會
佛萊雪/鋼琴

格拉夫曼也有彈布拉姆斯改編巴赫的夏康舞曲,但論情感的迫力,則不及這張--佛萊雪於1991年的錄音--來得打動人心。一隻左手,代替了一隻小提琴,同樣孤獨,走過巴赫的苦路。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相關文章:
雙手 - 佛萊雪 (Leon Fleisher)

8.11.2008

打響名堂

在這裡要做一個音樂家,雖不至於大富大貴,也不會淪落街頭。皆因這裡的愛樂之人不少,很多都肯出錢支助音樂家,所以各式各樣的樂團都有生存空間,愛樂者有很多選擇,這也是我喜歡三藩市的原因之一。

音樂家要在本地打響名堂的話,獨奏的競爭太大,自組樂團較為可取。已經全職教授大提琴的T,收入穩定,心癢癢要作更多演出,過去一年和拉小提琴的G與兩位朋友組成了一隊年輕的弦樂四重奏。她跟我分享,四重奏現在的演出都局限於高級老人院和宴會等,雖說也有收入,但就是不太令自己滿足,因為聽眾質素不高,演出場地也有限制,例如音響效果、鋼琴質素等,通常很難令表演者滿意。

我問她,地區樂團怎樣才可以冒出頭,爭取較佳的演出機會?原來是自資錄一張精采的錄音,寄到較大型的演出場地和舉辦音樂會的機構,獲得賞識的話可以得到表演機會。越有名的演出場地,聽眾的質素也越高,肯花錢支助樂團和音樂家的人也更多。就這樣慢慢建立本地的「粉絲團」,固定來觀賞樂團的演出,樂團也不愁沒有聽眾,成了一種互惠的關係。

聽起來,還真像開一間餐廳,建立一群長期食客的那種策略。萬事起頭難,那張精采的錄音要弄甚麼菜色?和T腦震盪了一會,似乎令人不能不熱烈拍掌的樂曲最「煞食」,我就提議說,不如你們錄一首弦樂四重奏,然後我與你們來一個鋼琴四重奏--布拉姆斯第一號!要是大家全力以赴去練習,那個令人目眩的終樂章,要不成名也有點難度吧?

當然,如果技術上大家都行的話。

布拉姆斯:三首鋼琴四重奏
美藝三重奏 (Beaux Arts Trio) 與 Walter Trampler

多年至愛。



也來看看 Pierre-Laurent Aimard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xJrElIewok

8.10.2008

控制癖



貝多芬 降E大調變奏曲,作品44

小提琴 G
大提琴 T
鋼琴  笑聽

攝於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那是無憂無慮的「玩」音樂日子!有無限多時間去準備一次表演,有老師毫不吝嗇時間地指導,有完美的表演場地和錄音設施,又沒有急著賺錢的需要。

想起那時候準備這首貝多芬,拉大提琴的T是個「控制癖」,快慢強弱等都要預先定好,使三人都緊張不已,演奏起來總不對板,聽CD錄音都沒有頭緒。幸得指導老師L(對,是和我拉布拉姆斯的L)提醒,這首樂曲應該是「好玩要緊」,有機會的話加點即興點綴也無不可!「即興演奏」對這一代的古典音樂學生可說是最恐怖的要求,因為我們只懂看譜,隨心加東西我們可毫無經驗,而且T還是控制癖!

我又擔心,怎樣才肯定自己的詮釋是最「正確」的貝多芬,另一位老師M回答,一句分句的表達,快慢強弱等沒有絕對的正確不正確。他的意思是,知道整體圖畫的話,怎樣彈都會正確,反之,只懂記著何時做快慢強弱的話,怎麼都不對板。

我們三人聽後釋懷不已,練習也順暢了。到正式表演出台前,我問T的即興加奏會是甚麼樣,讓我容易配合,控制癖的T竟然對我說:「我也不知道!聽到長音就走進來吧!」

結果,表演時真的驚喜處處,我們三人在台上玩得不亦樂乎!

(控制癖啊,放鬆一點吧!)

8.09.2008

夢想

S說:「能力可以達到的叫理想,不可能達到的叫夢想。」

我說,「夢想」應該是中性詞,而能力可以達到的夢想叫理想,不可能達到的夢想叫「痴心妄想」。

問題就出在這裡:甚麼叫「能力可以達到」?一個傻子堅持夢想,你說他「痴心妄想」;到一百個傻子裡終有一個成就大業,你又教訓我們說「只要堅持,夢想可以成真」。

(最近有位傻子要夢想,本來打算叫他別痴想,但橫豎聽不進去,不如叫他堅持,早日撞板,早日死心。嘿嘿。)

到夢想成真,又有多少會覺得不枉此生?看著一塊塊的奧運金牌,代表著多年的苦練得到肯定,我們作為旁觀者,又怎會明白運動員真正的感想?

舒曼堅持自己的理想,放棄法律,要成為鋼琴家,怎料練傷了手指,轉而成為作曲家。雖說夢想成真,貴為一代作曲家宗師,但是他快樂嗎?旁人真的不知道,我們只知道後來他瘋了。

舒曼:四首交響曲(馬勒版本)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 (Gewandhausorchester) /夏伊 (Riccardo Chailly)

不熟識舒曼交響曲的我,聽了這張,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8.06.2008

夜闌人靜

陪伴我聽音樂六年的喇叭,是時候退役了。

不想花太多錢買器材,一來負擔不起,二來家裡沒有地方,三來怕搬屋,四來「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

仍然是桌面喇叭,只是換上了質量比較好一點的,今天送到,當然要立即試試。

夜闌人靜,不想打擾樓上,室樂又單薄了點,於是來點馬勒--第五交響曲的稍慢板。

今天也是開工一周年,獨處三藩市,聽馬勒最有味道。

馬勒:第五交響曲
新愛樂管絃樂團 (New Philharmonia) / 巴畢羅里 (Sir John Barbirolli)

8.02.2008

無心戀戰

最近心情都非常差。

就像身處籃球賽中,看著己隊處於下風,作為球員已經疲倦乏力,無助的教練卻只懂埋怨你不多跑一點,射球不準一點,防守不緊一點。老實說,這些基本功廢話,球員天天聽怎會不懂。這樣下去,球員只會越打越無助。

問題的癥結不在跑得慢、射得不準、防守不緊,而在鬥志。成功的教練,逆境裡的適時鼓勵說話,往往就是取勝的關鍵。鬥志燃燒起來,教練絕對不用廢話,球員自然會上火。

當然作為球員,不能把責任全推給教練。要先反省自己為什麼會有「輸咪輸囉」和「捱到完場收工」等概念。還頗羨慕有些人的驚人韌力:明明覺得不喜歡,還可以有穩定的表現,我就做不到了。

7.28.2008

冬之旅

「我經歷過最寒冷的冬天是三藩市的夏天。」

記者 N 的流浪體驗,和馬克吐溫關於三藩市的名言(雖然真實性成疑),啟發了我一件事:演奏舒伯特之前,應該先好好了解一遍《冬之旅》 (Winterreise)。

廿四首曲子都很灰暗,舒伯特自己形容為「恐怖」,請有心理準備。


《冬之旅》
舒伯特根據穆勒(Wilhelm Müller)的詩集所譜寫

一、晚安


冬夜的月光下,詩人走出房子,成了外人,正如他來的時候一樣。女孩讓他們的愛萌芽,連她母親也談到婚姻:但女孩的愛已溜到新的對象。詩人趁她們睡覺靜靜離開,在門口寫上「晚安」,踏上白雪的旅程。

二、風向標

風吹著屋上的風向標,把詩人也吹走了。如果一早發現這個飄忽的信號,他就不會在這裡尋找忠貞的女人。女孩將成為富貴的新娘,有誰理會他的悲傷?

三、凍結的眼淚

眼淚結成了冰,但火熨的心要把冬雪都融化。

四、麻木

他要尋找雪裡的足跡,二人曾在這裡的花草間漫遊。他要親吻地下,以熱淚融掉冰雪,但花草已然凋謝,甚麼紀念也不能拿走。他的心麻木了,連同她的面目一起冰封。

五、菩提樹

門口的菩提樹,讓詩人渡過很多美麗的時光。現在,黑夜裡,他要闔上雙眼走過這棵菩提樹,舞動的樹枝對他說:「你來這裡會得安息!」

六、洪水

淚下到雪裡,春來臨的時候,融化的水與淚湧流向愛人的家。

七、河上

從前流水淙淙,現在冰封不動。他要把愛人的名字,相遇與分離的日子,都刻在冰上。他的心和河一樣:表面僵硬,內裡澎湃。

八、回望

他急步離開小鎮,但石頭把他絆倒,每家的烏鴉向他投冰雹。為什麼這樣待他呢?剛來的時候,窗戶閃爍,雲雀夜鶯高歌,菩提樹盛放,小溪潺潺,少女的一雙眼睛發亮!想起這些,他又要走回去了。

(待續)

7.26.2008

邏輯謬誤(四)

打稻草人

竊取論題/循環論證

兩錯不等於一對

引用傳統
下屬:「這個方法好像不太對...」
上司:「我們一向都是這樣做的!」
民主謬誤
政府:「我們一定按民意辦事。」
人身攻擊
外交部:「...別有用心的外國勢力...」
專家
某牌子樽裝燕窩廣告裡一班穿白袍的「科學家」
假兩難推理

錯誤因果

7.17.2008

黯然銷魂

神鵰大俠楊過有招叫「黯然銷魂掌」,為小龍女墮崖後楊過朝思暮想愛妻所創。就是他的黯然,銷掉了少女郭襄的魂。奇就奇在楊龍二人重逢後,楊過再要使出「黯然銷魂掌」,才發覺甚麼勁都沒有了,原來因為他已經找到小龍女,不再有半點黯然。

蕭邦也有招「黯然銷魂掌」--拿著白手絹吐紅色鮮血的肺癆患者,在當時的女性看來,沒有東西比吐血更浪漫和凄美。彈蕭邦的鋼琴曲,就是練「黯然銷魂掌」。你可以把所有音符全部彈齊,聲音力度一絲不苟,但沒有一丁點的黯然銷魂。

竅門是那些上轉下轉的裝飾音,簡單的一個半度下滑,又或是一抹抹流星般的花飾。把她們練好,聽眾的心都會給攝了去,沒人會介意你彈錯音的。請聽聽拉赫曼尼諾夫如何演奏蕭邦的夜曲 (Op.9 No.2)

蕭邦:夜曲,圓舞曲,馬祖卡舞曲
賈尼斯 (Byron Janis)/鋼琴

霍洛維茨 (Vladimir Horowitz) 入室弟子,詩意比老師還濃,可惜因關節炎辭別燦爛的演奏舞台。這張錄音於1995年完成,可以看到這數十年間賈尼斯內功造詣的精進。

這張錄音已絕版,見到的話千萬不要猶疑,因為太銷魂了!

7.15.2008

哭了就算

被拒絕後,布拉姆斯會說:你不愛我不打緊,讓我把愛長留心底,守護你一生一世吧!

蕭邦會大叫大嚷:為甚麼?為甚麼你不愛我?

最平靜的會是舒伯特:世界都不愛我了,我又何必在乎呢?

於是,反應最平靜的去自殺了,哭得死去活來的那個卻把事情忘掉了。

* * *

只懂寫議論文的我寫了這些東西,是否令你看得很難受?理性如我卻去練布拉姆斯蕭邦舒伯特的抒情,是否辛苦了自己,又難為了聽我彈琴的朋友?我大可專心練巴赫海頓貝多芬,但正如演員要學習不同的角色,我也當趁年輕多練感情抒發吧。

7.13.2008

C 小調

胃痛...

因為凍奶茶?還是蕭邦?

絕望的心碎伴隨著夜曲 (Op.48 No.1) 的 C 小調。

蕭邦:夜曲
波里尼 (Maurizio Pollini)/鋼琴

其實一點也不冷漠的波里尼

7.09.2008

蕭邦故事

蕭邦為鋼琴而生,後世學習鋼琴的人不得不以蕭邦為生。彈鋼琴的人不喜歡蕭邦,就像意大利菜師傅不喜歡麵條,如果我告訴其他鋼琴人我不喜歡蕭邦,一定被人杯葛兼藐視。在老師指導下,我學習了不少蕭邦作品,但蕭邦一直未能成為我朝思暮想的食糧。

哪有鋼琴家不演奏蕭邦的呢?

七年前的暑假,我又跑到英國一家著名中學,上了五天的鋼琴課。這次除了第一次接受正式室樂指導,演奏了全首貝多芬的《鬼魅》鋼琴三重奏,主要目的其實是要跟這位鋼琴家上課--他是音樂學者 E 的鋼琴啟蒙老師,演奏曲目全面而廣泛,在那之前他剛與這所中學的管弦樂團演奏拉赫曼尼諾夫 (Rachmaninov) 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這所中學的學生真有一套!)

老師嘗試指導我認識樂曲結構,那一直是我的弱項,而當然他教的東西我到昨晚才明白。真正對我有啟示作用的指導,是他帶我到他的琴室,翻閱他的私人琴譜,告訴我可以彈些甚麼適合自己的曲目,翻出來的計有拉赫曼尼諾夫、史克里亞賓 (Scriabin)、普羅哥菲夫 (Prokofiev)、拉威爾 (Ravel) 等等。

咦,怎麼沒有蕭邦?

後來據 E 透露,聽說老師在音樂學院裡最要好的朋友,蕭邦彈得最好,但英年早逝。老師為紀念這位朋友,自此不彈奏蕭邦!一整套蕭邦全集,就這樣放棄嗎?真不敢想像。

每位認真學習鋼琴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蕭邦故事。

蕭邦:敘事曲,船歌,幻想曲
齊瑪曼 (Krystian Zimerman)/鋼琴

齊瑪曼的敘事曲陪伴我很久了,倒是幻想曲我昨天才留意到她的美麗。

7.08.2008

意大利女孩



十年前的暑假,你在做甚麼?

十年前的暑假,我在學蕭邦的第一號《敘事曲》。

然後第一次離家出遠門。第一次從赤鱲角機場飛到英國。第一次學齊五個字「小狗懶擦鞋」。第一次與日本、沙地和意大利人同場踢波。第一次同時見到兩條彩虹。第一次鍾意聽英文歌,竟然是《Don't Speak》和《Karma Police》......

第一次自願表演彈鋼琴。
第一次發現雷動的掌聲是多麼的美妙。
第一次認為「懂得彈琴真好」!

然後第一次「愛」上意大利女孩。
第一次發現不是懂得彈琴,女孩就會撲過來。
第一次明白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是多麼的難受!

回來後,看著《敘事曲》的琴譜,艱澀的音符背後,好像多了一點點的意思,再不只是老師說這裡彈快那裡彈慢的指示。老師說樂曲是關於一位波蘭英雄,我怎樣也想像不到英雄是怎麼樣的,靈機一動,不如就把情竇初開的感覺放進去吧。安靜的地方,懷緬著初相識的時光;熱情的段落,投進被「拒絕」後的心痛。老師聽著我彈奏,然後說:咦,怎麼長期缺乏音樂感的笑聽,現在彈蕭邦竟然會用感情了?

後來我演奏《敘事曲》的時候,只要想著那種感覺,別人一定讚賞;自動波的話,聽眾一定能聽出來。奇怪了,手指還不是那樣跑,大細聲還不是一樣,怎麼了?音樂裡的真實感情,騙不了人的。

十年後,我還是不太喜歡蕭邦。與我的冷感有關嗎?舒伯特、布拉姆斯,很有條理,蕭邦總給我水銀瀉地、一發不可收拾的感覺,我不喜歡這樣被感性沖昏頭腦。

不過,這夜我有非彈蕭邦不可的衝動。拿出《敘事曲》的琴譜,音符仍舊艱澀,背後的情意卻更立體了,當年的情竇初開已不足以表達這首偉大的樂章。十年來的流浪,一點一滴的故事和回憶,都自動跑到每粒音符裡去,再次沖昏我的頭腦。

當年師公(我老師的老師)跟我說:「這首《敘事曲》,要跟你一輩子啊!」已經跟了十年,要跟一輩子也不會很難吧。

蕭邦:G 小調第一號《敘事曲》,作品 23
齊瑪曼 (Krystian Zimerman)/鋼琴

7.06.2008

化學作用



體育運動中,我最喜歡看有團體合作的,不是嫌單人項目悶場,而是要求團體合作的體育項目有較大的「變數」。除了默契和純熟度,把平時練習的戰術如何發揮出來之外,更考驗合作性的,是整隊人面對逆境的精神。單人項目單靠個人的意志,能熬下去就會熬過,例如看網球員打逆境波便很好看,可是總不及看一隊球員從後趕上的那種刺激和興奮。因為團體打逆境波時需要所有隊員的共同意志,更需要完美的合作性,又可以看精神領袖怎樣鼓勵隊友,使每人都發揮超過 100% 的力量。那種團體合作的「不可知」性,深深使我著迷。

前陣子奪得 NBA 冠軍的波士頓塞爾特人,不單有三大主將和可靠的後備陣容,更可怕的是他們在逆境中的表現。當其中一位主將受傷或表現不佳,另外兩位總會找到方法補上,不只是一兩場比賽這樣,而是穩定地每場總決賽都能做到。看到這樣賞心悅目的團體合作,除了讚嘆,我最希望的是自己的團隊也可以做到這樣!要達到這種境界卻毫不容易,不是說亂買明星就行,從頂級水平的足球聯賽隊伍選出來的英格蘭國家隊便是明證,明星陣容卻踢得不成樣子。人與人之間的「化學作用」,真是高深莫測的學問!

就算是團體合作,我又不喜歡太多人的運動,好像籃球和足球沒有問題,美式足球和棒球我又不太愛看了,太多人的話就失去靈活性和爆炸力。聽音樂也一樣,我會聽獨奏會,但最鍾情「室樂」,二至六人左右便是完美的數目,太多人的合唱團和管弦樂團我又沒有那麼喜歡。無論聽室樂和演室樂,當「化學作用」產生反應的時候,每次都是令我回味不已的體驗!

6.25.2008

紮腳的男人



小妮寫紮腳的女人,說到男人被要求有車有樓事業有成,其實也是被紮腳。

要求男人事業有成,和要求女人嫁個有錢人,同樣是無理的畸型社會現象。假如女孩樣子普通,大家不會對你有所寄望;不幸是大美人的話,不嫁入豪門便是對不起整個家族,那怕你最後嫁不出獨身終老。

男人不也是一樣?如果我蠢一點,家人會否安靜讓我彈鋼琴?

布拉姆斯更是終身被紮腳。年紀輕輕便才氣橫溢,人人都對他有極高的期望,等待他寫出「貝多芬第十」交響曲。為什麼要拿他和貝多芬比呢?貝多芬和他根本完全不同性格。布拉姆斯背負著這種壓力,寫完又刪,再寫又銷毀,寫到四十三歲才滿意--這是他的第一交響曲。紮著腳的音樂,到最後的一段才鬆綁,不喜歡布拉姆斯的李察,紮腳的痛苦,難道你不明白嗎?

6.19.2008

萊茵的黃金

6/3/2008 8pm
War Memorial Opera House, San Francisco
三藩市歌劇院製作
華格納 《萊茵的黃金》

神話,盛載千古不變的道理,因此才能歷久不衰。神話,同時也有著華麗的包裝,不用腦袋思考只顧聽故事的大有人在,這也是神話能夠延續傳承的原因。

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的《尼布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 是真正的「史詩」鉅獻,四部歌劇(序幕加三部曲)加起來十六小時,要分四晚來演出。故事以(東拼西湊的)史前神話為背景,幾族「人」追逐一隻指環(這不是《魔戒》啊),人物關係複雜,音樂的表達空前豐富。作為觀眾,除了為盛大的製作而歡呼,為歌手、指揮和樂團的耐力喝采,看過後向人炫耀「我看過很長(又不能去洗手間)的《指環》」外,究竟會思考到甚麼?

傳統的製作依照故事的原意,把人物(如眾神、小矮人、巨人、人類)清楚的表現。這種做法把故事闡析權交給觀眾,壞處卻是導致觀眾抽離地看戲,接收信息的能力大打折扣。如果故事本身不是太有深度,照故事原意演繹並無不妥,但以《指環》而言,濃烈的哲學意味會蕩然無存。新製作的《指環》都傾向突破傳統,盡量將場景與觀眾起切身的關連,以強烈的提示引導觀眾一種思考的方向。

以本製作為例,這個稱為「美國指環」的構思建立在美國淘金的歷史上,小矮人(尼布龍根族)Alberich 是加洲淘金熱的代表,眾神之首 Wotan 變成了大商家,建立自己的事業期間,被剝削的工人代表(巨人族)爭取權益,狡猾的火神 Loge 化成律師助紂為虐大玩文字遊戲。然而,這還只是故事的序幕《萊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三部曲還未開始!

我來加洲年資尚淺,美國歷史只是略知一二,先前對《萊茵的黃金》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我一直只當巨人是愚蠢的一族,Wotan 也不見得聰明到那裡,因此他們的協定(Wotan 答應巨人建成新居後以女神 Freia 相贈)令我搔破頭也不明白:既然明知眾神不能失去 Freia,為何還要如此協定?這個製作裡,巨人族穿上建造業工人的制服,出場一刻是坐在起重機吊著的鐵樑上緩緩落下,我便恍然大悟,疑問即時解開:無權無勢的工人,被商家開空頭支票胡混,正是資本主義社會最醜陋的一面!Wotan 利慾薰心,走投無路之時聽從律師 Loge 指使,以犯下另一大錯為求補救。一切都和現實生活的情形吻合!

當然,這種轉換場景的製作一定會遇上一些問題,小節之處會有點不合理,例如為什麼商家會拿著一支矛?雷神為什麼會有個噴煙花的大鐵鎚?要把小節一一轉成合理也有難度。不過還有時間:2010年才是《女武神》,2011年一次過來全套四部。場刊說會把場景伸延到美國的現在及將來,九一一與反恐戰,與華格納會如何結合?

題外話:香港樂迷自迪華特上任以來,等待《指環》等到頸長。他朝有日,香港(或者其他具中華文化背景的地方)終於製作《指環》,如何構思才會令不熟悉德奧文化的華人起共鳴?香港這個地方,貧富懸殊嚴重,功利主義失控,官商明目勾結,社會問題無日無之,可供發揮的題材實在不少。音樂學者朋友 E 說得好:只要點點暗示,鉅著自會發揮它的魅力。還真期待有這樣的一天!

延伸閱讀:
Janos Gereben: Mythic Splendor

(圖:三藩市歌劇院)

6.01.2008

成熟(二)

從理性的成熟說到情感的成熟。先舉一個例子。

小學生寫紀念冊,大抵是第一次面對離愁別緒,仍未體驗甚麼叫「再見」。不懂得真正的「不捨得」,但就是有一點點感覺,知道以後不能天天相見,卻又虛無縹緲。所以,寫出來的話,都會是一些「前程錦繡」之類的東西,當然是父母教的,連意思是甚麼也未必明白。但那感覺,對小朋友來說,很真實。寫在紀念冊上的,並不虛假。

十年後,經歷過中學和大學同學的分別,或者親人的離去,回看小學生寫的紀念冊,自然會覺得很稚嫩。小朋友,懂甚麼離愁別緒?連用字也是抄回來的。你如果對小朋友說:「寫甚麼紀念冊?你甚麼都不懂。」他會瞪大雙眼看著你。因為他不懂。

小朋友寫在紀念冊上的情感,雖不「成熟」,卻是真真實實。

新晉小提琴家黃蒙拉於一篇訪問中,說自己最想盡快成熟,因為他自覺未能表達偉大作品裡的情感。一篇悼念大提琴大師羅斯卓波維奇 (Mstislav Rostropovich) 的文章裡記述,他對樂手說:「這首樂曲(布拉姆斯的第一號 E 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你的生命還未流足夠的眼淚去演繹。」年輕音樂家想盡辦法要自己成熟,去表達扣人心弦的情感,但真正的情感卻不能模仿。

廿歲的小伙子,沒有失去過愛人,是不會懂得像八十歲的大師般演繹的。

所以,廿歲的,不要強求八十,就說你可以說的東西。

八十歲的,也不要求廿歲的說八十的,因為那是你才有資格說的。

布拉姆斯:兩首大提琴奏鳴曲
羅斯卓波維奇 (Mstislav Rostropovich) / 塞爾金 (Rudolf Serkin)

這錄音的第二號我不太喜歡,但第一號不可不聽。兩位年邁的大師,把第一樂章的暗湧推到極致,結尾大提琴的那一個高音,每次聽都心裡一酸...

5.29.2008

成熟

你覺得自己成熟嗎?

被這問題問起,頓時語塞。直覺告訴自己我算是成熟的,想下去又好像不是。自小同齡的朋友都認為我成熟穩重,但也試過被老師說我未夠成熟,處事不夠細心,考慮不夠周詳。

如果說成熟是經驗的累積,考慮問題時能否平衡多方意見與利益,年長的人一定是最成熟,看甚麼人都不夠成熟了。而年青人則初出茅廬,肯定是最不成熟。但事實上,我們也見過不成熟的長者,亦常會稱讚年青人成熟。

看來,成熟的程度,是與同齡和文化背景相近的人比較才會有意思。那是一把客觀的尺。問自己:我待人處事的態度和思考,比同齡的人考慮得更深入嗎?更懂得照顧他人的感受嗎?更懂得聽取合理的意見嗎?更懂得作決定嗎?

有些小孩,說話像大人一樣,好像經過深思熟慮,其實是模仿大人,那些「思考」是父母教的,是拾取而來的二手貨。那不是成熟,而是故作老成。

另外有些話,聽起來很幼稚,卻發自內心,因為那真是來自小孩程度的思考。這些時候,不用苛責小孩不成熟,溫柔地提點就可以了。

也有些時候,小孩經歷太多,想得太多,成熟得跟年齡不相符了。舒伯特死時才三十一,那一年寫的音樂,意境卻像七十。同樣悲哀。

舒伯特:第三、五、六號交響曲
皇家愛樂 (Royal Philharmonic) / 畢勤 (Sir Thomas Beecham)

年輕的舒伯特,這三首交響曲寫法其實還未成熟,不過成熟度應該以當時年紀來衡量的,不是嗎?

5.28.2008

一世



畢業的季節,同學都手捧艷麗的鮮花,以燦爛的笑容照相不停。

這些鮮花,有生命的意義嗎?

假若有意義,這種意義,是鮮花自己想出來的,還是周遭的我們賦予的呢?

對鮮花來說,生命的意義是甚麼?

常說花的生命太短,不值得花錢去買,但鮮花的意義,又豈在短暫或金錢?要說鮮花大多只能活數星期甚至數天,人生雖有數十寒暑,對比永恆同是微不足道,和鮮花又有何分別?正因鮮花生命短暫,我們可以無數次觀察其生命的過程,更當從中思考。

畢業禮的鮮花,豐富了整個畫面,繽紛的色彩襯托了畢業生的喜悅和觀禮者的興奮。假如有照相的話,花的美麗便永遠地留下了;就算沒有照相,花的美麗也會永遠活在參加者的記憶裡。

你問,當這些人都離開這個世界後,鮮花的意義便消失?不是。既然已被賦予生命的意義,那意義不會隨賦予者的離開而消失。

「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是這個意思。

5.27.2008

孤寂

跟律師P提起,我想傻傻地回去讀音樂學院,他說:「你感到孤寂吧?」

一個人在他鄉,下班後可以做甚麼?不愛夜生活的我,除了做飯、練琴、上網、看書,真的沒有甚麼。在音符裡,我可以找回清晰的目標:今天練這段,明天喜見自己有進步,再練下一段,有朝一日可以完完整整地彈完全曲,滿足之情,非只懂看電視劇的朋友可以瞭解的。

加上,離家真的太久了。大學生活那第二個溫馨的家,也離開了。在迷霧裡,好好練琴吧。

今夜的音樂是楊納傑克 (Leoš Janáček) 的鋼琴曲,當中有一套名為《迷霧裡》...

楊納傑克:回憶
席夫 (András Schiff)

5.26.2008

聽甚麼

駕車出門前,在唱片架前猶疑了一會,考慮要帶哪一張到車上聽。

因為搬家頻繁,舊的唱片都放到儲物盒子裡,要聽才找出來,現在唱片架上的都是近一年購入的。近日天氣好,自然想聽明快的音樂,但架上的,大部份是舒伯特、布拉姆斯、馬勒,全是鬱鬱不歡的音樂。連那張布蘭德爾 (Brendel) 的莫札特,也是他唯二的小調鋼琴協奏曲(第二十和二十四號)。這年來心情不好,不知不覺買的聽的全是幽暗的音樂,反過來又延續了鬱悶的心情。吃甚麼會影響身體健康,聽甚麼則影響心靈健康。

架上的舒伯特鋼琴作品集不下八張,我瘋舒伯特,是因為他的凄清。布拉姆斯一生只真愛一個女人,卻不能宣之於口,只把情感全倒瀉在五線譜上。天天被兩位因孤獨而偉大的作曲家洗腦,心境不變成孤獨老人才怪。

要明快的音樂驅走心中的迷霧,律師P提議聽海頓的交響曲。古典時期的交響曲注重對比和平衡,光明的大調裡會跳出一條小調的尾巴,柔聲的樂段會突然一下巨響嚇你一跳,好玩到不得了,而且因為要平衡,情感上不會像浪漫時期去得很盡,保證不會沉溺而不能自拔。這星期讓第一零四號「倫敦」交響曲在腦海裡盤旋(某程度上拜千秋王子所賜,在《交響情人夢.歐洲篇》他以這首交響曲通過預賽),高貴的D大調,心情頓時輕鬆了不少!

海頓全集一百零四首交響曲
Philharmonia Hungarica / Antal Dorati

我只聽了十數首,何時才會聽完?

5.25.2008

一生一藝術

沒有一技傍身的男人,就像沒有靈魂的喪屍。

「技」當然不是指工作上的才能,而是指男人窮一生之力去追求的一種藝術,一種學問,一種迷戀的興趣。攝影、跑車、音響,是最普遍的選擇。我老爸是中國象棋,我是彈鋼琴和聽音樂。

不用推廣「一生一藝術」,男人到了某個年齡,不用旁人鼓勵,男人基因自然會使你迷上一種藝術,還會迷足一世。工作一有空閒,心思便全部投放到這興趣上,金錢、光陰毫不吝嗇,埋首翻書研究,走遍同路人的聚腳點,收集情報之餘也分享自己的發現。當別人報以崇敬羨慕的目光,尊你為高手、前輩、達人,那種自豪感,比公司加兩倍人工還要難忘。對男人來說,管他甚麼高薪厚祿,這個興趣,才是自己生活下去的意義!

我小時候彈琴不好,手指動得快跑得準,但老師說「沒有音樂感」,老媽不甘兒子比賽受辱,逼我學唱歌、聽音樂會、聽CD,我的音樂感也沒有多大進步,還是老師說這裡要慢我就彈慢,那裡要快我就彈快。後來,讀男校的我在兒童合唱團裡認識了一些女孩子,妹妹報串,老媽立時不准我到合唱團,把我丟到跟歌唱老師單獨上課。

到了十五歲,男人基因發揮功效,自己迷上了古典音樂,一發不可收拾,收唱片、聽音樂會成了習慣。發現了室樂後,自組樂團、辦音樂會更是盡心盡力。音樂也給我很大的額外回報:中學和大學時期好一些獎學金,也是靠這些「課外活動」掙回來。

然後出來工作了,每天逼自己練琴、聽音樂,花錢買鋼琴,繼續安排不同演出,老媽卻說:安於現狀,沒有鬥志!

原來,藝術只是手段,彈鋼琴目的只為在學校爭取榮耀,到在社會工作的時候,便反過來成了負累、逸樂、沉迷、浪費!

男人的「一生一藝術」,原來不是基因,而是被女人逼出來的。只有在自己創造的藝術天地裏,男人才可有動力堅持自己的原則,哪管女人說三道四。

我的啟蒙老師...

巴赫:布蘭登堡協奏曲
Scottish Ensemble / Jonathan Rees

5.24.2008

時日終結



5/19/2008 8pm
Green Room, War Memorial Veterans Building, San Francisco
Elliot Carter Con Leggerezza Pensosa (1990)
Laurie San Martin Objets Trouves (2008)
Olivier Messiaen Quartet for the End of Time (1941)
Left Coast Chamber Ensemble
(Anna Presler, violin / Tanya Tomkins, cello / Jerome Simas, clarinet / Eric Zivian, piano)

某些音樂需要聽眾全神貫注聆聽和思考,在現場感受這種音樂所給予的震撼和感動,家中的音響如何完備也不能複製。梅湘 (Olivier Messiaen) 的《時日終結四重奏》屬於此類,即使演出者未必像錄音裡的頂尖好手般完美,他們讓我和梅湘終於連上了,真正認識這首傳世巨作的意義。

先來看作品的背景:1941年二次大戰期間,梅湘被囚集中營,認識了一位小提琴手、一位大提琴手和一位單簧管手,加上自己彈奏鋼琴,以此特別組合寫下《時日終結四重奏》。靈感來自《啟示錄》第十章:
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從天降下,披著雲彩,頭上有虹,臉面像日頭,兩腳像火柱。他手裡拿著小書卷,是展開的。他右腳踏海,左腳踏地,大聲呼喊,好像獅子吼叫。呼喊完了,就有七雷發聲。七雷發聲之後,我正要寫出來,就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七雷所說的,你要封上,不可寫出來。」我所看見的那踏海踏地的天使向天舉起右手來,指著那創造天和天上之物,地和地上之物,海和海中之物,直活到永永遠遠的,起誓說:「不再有時日了。」但在第七位天使吹號發聲的時候,神的奧秘就成全了,正如神所傳給他僕人眾先知的佳音。
可見樂曲描寫末日裡天使宣佈時日不再存在的一刻,而不是泛指「末日」。末日總給人一種恐怖的不安,但梅湘的看法包含了永恆的希望。因此把樂曲譯作《末日四重奏》是不確切的意譯,建議譯作《時日終結四重奏》。

如果參考了樂曲寫作的背景,想當然地說樂曲表達了梅湘對二次大戰的恐懼,那是極不恰當的分析。綜觀全曲,梅湘都沒有明確表現恐懼,反之,他對「永恆」的應許有著極大的盼望:現今發生的事情都不會長久,萬物都會廢去,但耶穌的關愛卻永遠長存。第一樂章描寫和諧寧謐的天堂,第二和七樂章描述天使的大能,第三樂章是雀鳥的生命力戰勝了時間的空虛,惟有第六樂章是形容「憤怒」,但那只是宣告了永恆的耶穌(第五和第八樂章)以關愛和崇敬來臨。

就是這種毫無雜念、非常單純地對永恆的盼望,使這首樂曲揮發出既不是怨念悲觀恐懼又不是樂觀天真,而是在黑暗時代裡一種詭異的安寧和慰藉。第八樂章的小提琴獨奏,是耶穌坦然的愛,甘心降世為人為罪人而死,我的感覺是像捲起來回到母親的肚子裡,一切都不用想,供應從不缺乏。很獨特、很詭異、很奧秘的梅湘。我想像如果天使來臨的時候,天堂的音樂真是像第二樂章那樣,我怕一時三刻我會接受不了!

介紹兩個好錄音,但有機會一定要現場感受:
1. Yvonne Loriod, Christoph Poppen, Manuel Fischer-Dieskau, Wolfgang Meyer (EMI)
2. Myung-Whun Chung, Gil Shaham, Jian Wang (王健), Paul Meyer (DG)


5.12.2008

貝赫茲



5/11/2008 7pm
Herbst Theatre, San Francisco
Mozart Piano Sonata in D major, KV 311
Debussy Estampes
Szymanowski Variations in B flat minor, Op. 3
Chopin 24 Preludes, Op. 28
Rafal Blechacz, piano

2005 年蕭邦大賽(李雲迪之後一屆,李嘉齡同屆)冠軍兼橫掃所有獎項的波蘭鋼琴超新星貝赫茲 (Rafal Blechacz),首次巡迴美國演出,我當然不錯過三藩市一站。

就如李雲迪和郎朗演出時會遇見大量華人聽眾,昨晚可說是波蘭人的盛事。甫走進音樂廳就碰到波蘭籍同事 Piotr,他穿上整套禮服,我的牛記相形見「小家」。他對我說隨處也聽到波蘭語,我也看到很多很多東歐樣子的聽眾。音樂會開始前還請了波蘭領事致詞,語氣非常真摯地說「貝赫茲代表共產政府倒台後成長的新一代,肩負了波蘭藝術的傳承」云云,台下的觀眾隨即報以熱烈掌聲。看別人逃離共產政權到美國後,真心真意牽掛祖國的文化而不是政權,反之我國子民在美國不論華僑留學生憤青,一律統一口徑盲目擁戴五星旗,真教我汗顏。

說回貝赫茲,他的莫扎特無添加味精,首尾兩樂章輕快得很自在,大珠小珠落玉盤,慢樂章則非常有詩意,旋律塑造得美極了!德布西《版畫》與齊瑪諾夫斯基《變奏曲》均突顯了貝赫茲的長處:詩情畫意,透明音色。

下半場的蕭邦《前奏曲》,與慣常聽開的演奏方法很不同。常見的是用大量踏板,營造煽情效果,但貝赫茲的是清澈純淨的蕭邦,少踏板,粒粒清楚,增加了空間感。聽說波蘭鋼琴派的特色就是這樣,貝赫茲的演奏也讓我想到齊瑪曼 (Krystian Zimerman),當然後者出神入化的音色是年輕的貝赫茲不可能有的。說到感情和味道,貝赫茲過些年日就會自然發展出來,現在無謂苛求。

貝赫茲的確是前途無可限量的超新星!

5.11.2008

安斯涅



4/27/2008 7pm
Davies Symphony Hall, San Francisco
Bach Toccata in E minor, BWV 914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13 in E-flat Major, Op.27 No.1
Sibelius Final piece from Kyllikki; Elegiaco; The Birch Tree; Barcarola
Grieg Ballad in the Form of Variations on a Norwegian Folk Song
Debussy Preludes (Selections from Books 1 and 2)
Leif Ove Andsnes, piano

5/8/2008 7pm
Davies Symphony Hall, San Francisco
Brahms Piano Concerto No. 2
Brahms Symphony No. 4
Leif Ove Andsnes, piano
San Francisco Symphony / Michael Tilson Thomas, conductor

挪威鋼琴家安斯涅 (Leif Ove Andsnes) 在三藩市於短短兩星期內舉行了一場獨奏會和一套四場協奏曲演出,均有我喜歡的曲目,故此兩場都去,深入認識這位鋼琴家的不同面貌。

廿七號晚的獨奏會,觀眾少得可憐,入座率大概只有六成,實在令我非常詫異。安斯涅在三藩市人氣不高,我想是他的演奏風格限制了對聽眾的吸引力。聽他的錄音,發覺安斯涅不賣弄花巧,樂曲的演繹屬於一矢中的毫不含糊的一類,實力絕對使人認同,但難以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同行樂友以「李克勤」形容。

開首的巴哈和貝多芬均令人失望。巴哈的觸技曲似乎是模仿風琴,但變化不大,有點不倫不類。貝多芬的結構有少許鬆散,但這是一首幻想曲式的奏鳴曲,安斯涅游走於結構與幻想中間拿不定主意。過後的北歐鋼琴曲,甚少在獨奏會聽到,安斯涅的表現也教人眼前一亮!西貝流士的小品很精彩,結構工整之餘,想像力也很豐富。葛利格的《敘事曲》是一首長十五分鐘、變奏曲式的大型作品,安斯涅彈得很有北歐流浪的味道。下半場的德布西《前奏曲》,也是一系列的小品,安斯涅的演繹是我聽過最頂尖的!每一曲的意境都營造得引人入勝,音色也朦朦朧朧的絕不刺耳,出色!音樂會完結後的簽名會裡,我們提議安斯涅灌錄德布西,他表示最近才開始練德布西,言下之意是短期內不會有吧。

從獨奏會來看,我對安斯涅處理大型作品有保留。怎料,他的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出人意料地精彩!整整五十分鐘長的作品,安斯涅以他厚實的琴音緊緊扣著各部份,聽眾的專注因此沒有鬆懈,高潮迭起的控制也很適當。反而是狄信‧湯瑪士與樂團準備不充足(我聽星期四第一場),而狄信‧湯瑪士處理布拉姆斯我一直有保留,這首協奏曲是樂團拉下了整體水準,更顯出安斯涅的功架。

下半場的《第四交響曲》,由頭嘈到尾,全曲都是高潮。狄信‧湯瑪士再次證明,聽他的布拉姆斯不宜抱有期望。今日古典 (Classics Today) 形容狄信‧湯瑪士恩師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的 DG 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雙層朱古力香蕉船上加焦糖漿果仁特多櫻桃M&M。」我沒有聽過那一集,但狄信‧湯瑪士應該相差不遠了。

5.08.2008

邏輯謬誤(三)

四、混淆視聽
詞句有多重意思,或意義含糊,小心混淆使用。

例子一:
潮人來自潮州。
那醫生很潮。
因此,那醫生來自潮州。
(註:此潮不同彼潮)

例子二:
愛人是無私的表現。
陳先生愛女人無數。
因此,陳先生是無私的人。
(註:此愛不同彼愛)

例子三:
愛國是高尚的情操。
老曾先生和憤青都很愛國。
因此,老曾先生和憤青擁有高尚的情操。
(註:「愛國」一詞意義含糊)


參考資料:
D.Q. McInerny, Being Logical: A Guide to Good Thinking

5.07.2008

邏輯謬誤(二)

二、肯定後項
A -> B
B
因此,A

例子一:
母親是女人。
因此,女人都是母親。

例子二:
憤青愛攻擊與他們意見相左的人。
因此,愛攻擊人的都是憤青。

例子三:
吃飽飯沒事幹的人會上街示威搞事。
因此,上街示威的人都是吃飽飯沒事幹的!


三、不周延中項
A-C
B-C
因此,A-B

例子一:
母親是女人。
陳太是女人。
因此,陳太是母親。

例子二:
校內的憤青都是中國留學生。
我的室友是中國留學生。
因此,我的室友是憤青!

例子三:
港女都擁有LV。
A小姐擁有LV。
因此,A小姐是港女!


參考資料:
D.Q. McInerny, Being Logical: A Guide to Good Thinking

5.05.2008

邏輯謬誤(一)

鑑於近日遇見太多不合邏輯的推論,我決定把這本邏輯入門的第五部份整理,嘗試以簡單的例子說明邏輯謬誤的基本形態,提醒自己思考時切勿犯下這些錯誤。

一、否定前項
A -> B
-A
因此, -B

例子一:
哺乳類是動物。
貓是哺乳類。
因此,貓是動物。
魚不是哺乳類。
因此,魚不是動物。

例子二:
要是你用功讀書,測驗一定拿滿分。
小明沒有用功讀書。
因此,小明測驗一定拿不到滿分。

例子三:
支持奧運,就是愛國。
因此,不支持奧運,就是賣國。

參考資料:
D.Q. McInerny, Being Logical: A Guide to Good Thinking

4.27.2008

孟德爾頌



我對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的音樂總是又愛又恨,因為他的確寫得很好,但比起貝多芬、布拉姆斯等人,孟德爾頌於精神層面上總好像缺少了些甚麼。

說孟德爾頌是大作曲家當中最幸運的絕不誇張:生於富貴家庭,接受良好教育,還要加上才氣橫溢,年紀小小已經成名,之後一生無牽無掛。因此他的音樂中很少找到沮喪、抑鬱、苦情、孤獨,就算有也像「強說愁」。他最令人熟識的音樂,都是風光明媚、逍遙快活的一類,像第四交響曲《意大利》,又或是擁有如歌的無敵旋律,如小提琴協奏曲。因此喜愛幽暗的我,雖不至於像某些音樂愛好者般貶低他的藝術價值,但亦不算對他有好感。

熱愛室樂的我,對孟德爾頌的兩首鋼琴三重奏也是又愛又恨。因為它們的鋼琴部真的很炫技,彈鋼琴的我當然不會拒絕著重鋼琴的室樂作品,但同時作品裡的旋律重複得很,「Repeat 又 Repeat」,加上嘈吵地聽完全曲熱烈鼓掌後,轉眼就會忘記了聽過甚麼。就像一齣很好看的武打片,打完又打但主線薄弱,離開戲院便忘記了劇情。

不過聽了這張 Florestan Trio 的錄音,改變了我的看法。他們緊扣了各個高潮,找回「整體」,兩首三重奏頓時生色了不少。看來我批評孟德爾頌之前,先要評評演奏者有沒有盡責!

孟德爾頌的小品倒是一絕,鋼琴人必彈的《無言歌》確是一首首無詞卻有詞的短歌,每一首都是一種心情,生活裡的點點滴滴。一定要聽柏拉雅 (Murray Perahia) 的精采錄音!

4.24.2008

4.20.2008

深情

今天看《綜藝大哥大》魔術比賽,聽了一句話很有意思。

魔術大師對參賽者說:
出場前對自己說『很緊張很緊張』,只會把自己弄得更緊張。要想著觀眾拍手歡呼的場面,就會很有自信。


***

布拉姆斯 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
第二樂章:深情的慢板


大提琴 L
鋼琴  在下

攝於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一日

4.18.2008

藍調

這是我很喜歡的法國作曲家拉威爾。

記著,藍調跟爵士樂是不同的!

拉威爾 小提琴奏鳴曲
第二樂章:藍調


小提琴 Psyche
鋼琴  在下
攝於二零零七年一月一日



相關文章:
末日裡的天堂

4.13.2008

小提琴女神



4/7/2008 8pm
Davies Symphony Hall, San Francisco
Brahms The Complete Violin Sonatas
Anne-Sophie Mutter, violin / Lambert Orkis, piano

如果要說新一代女神令我們慨嘆「點解世界咁唔公平」,讓我告訴你那些都是小兒科。德國小提琴家慕特 (Anne-Sophie Mutter),十三歲以神童之姿出道與大師卡拉揚合作,一直平步青雲。小提琴手如恆河沙數的時代,三十年來雄據古典樂界頂級美女之列的慕特,小提琴技術同樣精湛,雖未至於名留青史的大師(她還只是四十四歲...),但絕對會是樂迷心目中第一流的獨奏家。話雖如此,慕特還沒有一張唱片我是毫無保留地推薦的。這場演奏會也是這樣。

全套三首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我是沒有理由不去聽的。過後的感覺是,精彩,尤其安哥的確精彩,一切都很好,但未能令我臣服。很多時候,技巧高超的演奏者不能令人心服口服的原因,不外乎欠缺感情或韻味。但慕特兩樣都不缺,在第二和第三奏鳴曲的慢板,她的顫音都帶出豐富感情,加上德國正宗樂風,韻味不是問題。

真正的原因,容我大膽假設,是表演者與聽眾的交流定錯位置。布拉姆斯的室樂作品是他的私人真情剖白,尤其是三首小提琴奏鳴曲一起演出,我渴望聽到一種更深入、更能勾起聽眾自身聯想和回憶的「談話」。慕特的演奏讓聽眾把焦點放在她的小提琴技巧上,音色、運弓是頂尖的,每首曲完結後,聽眾的歡呼是給慕特的,不是給布拉姆斯的。自然地,當晚聽眾的回應也順著這種安排,華麗的終樂章換來「Bravo Bravo」不絕,我卻覺得與這些偉大作品不大相襯。到了安哥,更是群情洶湧,慕特與歐基斯 (Lambert Orkis) 接連演奏三首《匈牙利舞曲》,很炫,但暴露同一問題:以《匈牙利舞曲》來接三首小提琴奏鳴曲,正好印證我的假設。

聽慕特的布拉姆斯不爽,聽齊奈德 (Nikolaj Znaider) 和布朗夫曼 (Yefim Bronfman) 的新錄音吧,年輕有為的齊奈德加上經驗豐富的布朗夫曼,我甚至比卡欽的錄音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