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2008
小提琴女神
4/7/2008 8pm
Davies Symphony Hall, San Francisco
Brahms The Complete Violin Sonatas
Anne-Sophie Mutter, violin / Lambert Orkis, piano
如果要說新一代女神令我們慨嘆「點解世界咁唔公平」,讓我告訴你那些都是小兒科。德國小提琴家慕特 (Anne-Sophie Mutter),十三歲以神童之姿出道與大師卡拉揚合作,一直平步青雲。小提琴手如恆河沙數的時代,三十年來雄據古典樂界頂級美女之列的慕特,小提琴技術同樣精湛,雖未至於名留青史的大師(她還只是四十四歲...),但絕對會是樂迷心目中第一流的獨奏家。話雖如此,慕特還沒有一張唱片我是毫無保留地推薦的。這場演奏會也是這樣。
全套三首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我是沒有理由不去聽的。過後的感覺是,精彩,尤其安哥的確精彩,一切都很好,但未能令我臣服。很多時候,技巧高超的演奏者不能令人心服口服的原因,不外乎欠缺感情或韻味。但慕特兩樣都不缺,在第二和第三奏鳴曲的慢板,她的顫音都帶出豐富感情,加上德國正宗樂風,韻味不是問題。
真正的原因,容我大膽假設,是表演者與聽眾的交流定錯位置。布拉姆斯的室樂作品是他的私人真情剖白,尤其是三首小提琴奏鳴曲一起演出,我渴望聽到一種更深入、更能勾起聽眾自身聯想和回憶的「談話」。慕特的演奏讓聽眾把焦點放在她的小提琴技巧上,音色、運弓是頂尖的,每首曲完結後,聽眾的歡呼是給慕特的,不是給布拉姆斯的。自然地,當晚聽眾的回應也順著這種安排,華麗的終樂章換來「Bravo Bravo」不絕,我卻覺得與這些偉大作品不大相襯。到了安哥,更是群情洶湧,慕特與歐基斯 (Lambert Orkis) 接連演奏三首《匈牙利舞曲》,很炫,但暴露同一問題:以《匈牙利舞曲》來接三首小提琴奏鳴曲,正好印證我的假設。
聽慕特的布拉姆斯不爽,聽齊奈德 (Nikolaj Znaider) 和布朗夫曼 (Yefim Bronfman) 的新錄音吧,年輕有為的齊奈德加上經驗豐富的布朗夫曼,我甚至比卡欽的錄音更喜歡!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