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008

詠嘆調


Paul Cezanne. The Overture to Tannhäuser: A Girl at the Piano, 1868.

唱片還沒有發明的年代,音樂愛好者要珍惜音樂會的每分每秒,要在家中回味歌劇或交響曲的精彩部份,只能靠自己用鋼琴彈奏。因此在十九世紀,各式各樣的鋼琴改編版大行其道,當中有難有易,適合不同程度的音樂發燒友。上圖描述女孩在家彈奏華格納《唐懷瑟》序曲,母親在旁聆賞,正反映了這種文化。鋼琴高手如李斯特更以高超技巧改編,使這些作品變成最受歡迎的炫技曲目,改編曲也成為了一種令人望而生畏的藝術。

到了二十世紀,唱片和收音機的出現,使普通人接觸大型歌劇和管弦樂團的機會大大提高,人們都要聽原汁原味的版本,改編曲失去了往日的光采。後果卻是我這一代長大的鋼琴人,歌劇成了最遙不可及的東西,因為自小習琴都沒有接觸歌劇,忽略了對歌唱藝術的欣賞,造成了大家只懂聽「有否彈錯音」,不懂欣賞音樂的「韻味」,看見手指跑得快便興奮,卻沒有聆樂的感動。

「要彈好莫札特,先要聽他的歌劇。」前輩的循循善誘,我到了這數年,多次坐在三藩市歌劇院欣賞歌劇,才漸漸意會。聆樂的「感動」,繞樑的「餘韻」,非現場感受不能明白。



法國鋼琴家蒂博代 (Jean-Yves Thibaudet) 的唱片《無詞歌劇的詠嘆調》,當中有普契尼《我親愛的爸爸》,短短三分鐘,無限感動。

沒有留言: